耶利米書第十四章

避難所(耶14:1 -17:27)

讀經︰王下24:1 -17;代下36:6-10;耶14:1 -17:27

「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榮耀寶座,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耶17:12,另譯)

這句話把這位先知在黑暗的日子裡,在他個人極端痛苦之時,對神的堅定信心表達了出來。這段時間,他的豫言都是論到那即將臨到的災難,以及隨之而來的受苦。雖然經文中沒有提到任何歷史背景,但我們可以相當有把握的說,它們是屬于約雅敬執政的初期。在那段時間,改革運動的任何一絲盼望都已消失了。

這段經文的默示,乃是論到神定意要懲罰。一開頭,以一個生動的干旱作比喻。在上、在下的人都一樣受到影響。因為沒有下雨,地都荒涼、都干裂了。所有的生物都受到干旱之苦。這個比喻中所描述的那些光景,后來先知加以解釋,他宣告說,這是因為「他們離棄我(耶和華)這活水的泉源」。

耶利米和耶和華之間的對話

這個比喻之后,接著記錄了一段耶利米和耶和華之間的對話。那是一段很奇妙的時刻,耶利米在禱告中提出抗議,他把自己痛苦的心都敞開來了。而耶和華就是那樣耐心的回答他,指出︰由于百姓不斷的犯罪,所以審判是不能避免的。

接著 又給耶利米一個新的吩咐,要他不可娶妻生養兒女,同時命令他,不可進入喪家哀哭,也不可進入宴樂的家同他們吃喝。這位先知接到了耶和華這樣嚴肅的吩咐后,就宣告了本章所引用的這段經文︰「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榮耀寶座,那就走我們的避難所。」他坐在陰暗中,為百姓的受苦而哀哭,誠摯的斥責他們的罪。而東方,甚至一道曙光都沒有,前途是全然的絕望。惟一所能看得見的,只是凶暴血腥和隨時可以臨到的審判。然后,這位先知抬眼望天,眼前所見的,就是他在這節經文中所描述的︰「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榮耀寶座,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

自耶利米的時代到今日,外在的環境已經改變了許多。我們的理想、習慣、風俗、慣例,都和他那個世代不同。但是人類歷史的潮流,基本上還是一樣,繼續往前進。今天,人犯起罪來比以前狡猾,但是還是跟以前一樣,不斷的在犯。神的審判也許和以前有所不同,不過,神的審判還是必然會臨到的。對那些把神的話傳給人的傳道人而言,今天這個時代也是充滿了困難,人心常常都是越變越凶,越是無法安息。在這種環境之下,我們應該舉目向上觀看,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樣的異象,那時我們要和耶利米一樣,宣告說︰「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榮耀寶座,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

我們要從這段話最后一個詞開始思想,看看「避難所」是甚么意思,然后再思想他整句話的意思。我要嘗試看去了解,這個真避難所對我們有甚么教訓。

「避難所」是甚么意思?

「避難所」也可譯為「聖所」。「聖所」這個觀念,差不多從有人類開始即已存在。考古學家已經挖掘出,在古代埃及的神殿中,有一個房間是叫「聖所」,人一進入這個房間,就受到了保護,所以這「聖所」也是「避難所」。從古代神的百姓以色列人的歷史中,從聖經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也把聖殿當作是避難所。所以,一個人如果捉住了祭壇的角,他就可以得保護,人也尊重這一點。古時候,在英國的教會,也有類似的安排,在教會的院子或教會中,為有需要的人安排一個避難所。有一位英國的牧師,提到這一點,他說︰

我們教會的一切場所就是一個巨大的亞杜蘭洞。凡受窘迫的、心懷苦惱的、在大都會中走投無路的,我們歡迎他來避難。

這也就是我們這節經文的意思。這位先知所說的,不是我們聚集到神的寶座前,敬拜 ;而是說,在神的寶座那裡,我們可以找到避難所、找到安全、找到保護。

避難所的觀念,具有雙方面的意思︰保護,相對的就是危險;安息,相對的就是不安。假如這世界沒有危機,沒有不安,那么「避難所」這個觀念就不會存在。正因為有危機、有不安,所以人心才會想到,才會渴望有一個避難所,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傷害,可以讓他們不受不安的攪擾,而有安息可享。從那危 重重、那動蕩不安的環境中,人類哀求一個可以保護他們,可以給他們平安的避難所。這事實正証明了,人的心裡有沖突,人渴望實現他自己生命中的最高意義。

這個觀念,在人的心裡總是把它與宗教聯結在一起。不管是最進步、或最落后的宗教,都一樣。當一個人意識到不安、危機的存在時,盡管這不安可能是由于他的無知而產生的,盡管這危機可能是他犯罪所帶來的后果,只要人一思想到環境中的不安與危機,他就聯想到可能有一個地方可以保護他,可以給他平安。就是這個思想,把人心轉向了宗教。

這也正是剛剛我提的那個例子。在古代埃及文明裡,避難所的地點不在比賽的運動場,而是在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在希伯來人的製度中,那個供人犯了罪,而想避難的地方,也是設在宗教的場所。在英國也一樣,人總是把宗教聖地當作是避難所,是尋求安全的地方。

當我們把避難所和宗教聯結在一起時,我們可以思想到三方面。

第一,這個觀念和潔淨的思想有關,不單單是表面的,而是存在于那個渴求避難所的人心底的深處。就是因為有這思想,所以人類才有「避難所」的觀念。查考希伯來文原文,我們就可發現,它的字根原始的意思乃是和清潔、濕淨、或聖潔有關的。

第二,這個觀念和個人的隱私權有關,它是一個我們可以單獨進入、沒有人跟蹤,可以自由自在、安靜不受攪擾的地方。我們再回顧一下埃及古文明和以色列人的歷史情形,然后再看看英美教會過去的情形。無論在倫敦、在紐約,你經過一個教堂大門時,可以望見,敞開的門后,有一些疲倦的、傷心的人在裡面獨自靜坐。不要打擾他們,當為他們禱告,因為也許他們自己不知道,他們這樣的行動,他們這樣進入教會的安靜場所中,乃是脫離塵俗,來接近神。他們是在追求一個避難所。避難所乃是一個隱秘的地方,人可以進去。他知道,進到裡面,沒有人會去打擾他,他可以獨自呆在那裡。

第三,這個觀念和保護的思想有關。不管那避難所是在甚么地方,那個地方是人可以去投靠的,人可以進入的地點。他知道,進入那裡,他就可以得到保護,不受一切外在事物的攪擾;所以,這地方必然是純潔的,是神聖的。雖然這個人本身可能是不潔淨,但是在這純潔氣氛的環繞之下,在這個沒有謊言,沒有欺騙的環境中,他被圍守著。

這個罪人在那裡面,還是帶有他的罪;不管在外面怎么稱呼,他的罪還是罪。希伯來人的至聖所是四四方方的構造,這象征規規矩矩,四四方方,正正板板的。因此,聖所是一個沒有複雜、沒有邪惡的地方。那是一個隱私的場所,有聖潔的火在看守,不容有質詢或革命入侵。聖所或避難所是一個完全平靜、安寧的地方。你若到任何宗教的聖所去參觀,差不多每一個宗教的聖所,希伯來人的聖所當然也不例外,都會有令人肅然起敬的感覺。不管那個宗教是真或是假,這些供人敬拜的地點總會使人產生這樣的態度。就是說,一個敬虔的基督徒,進入清真寺,我相信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的。

聖所就是如此,會給人一種安詳、平安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本身就已經是一種保護了,因為保護乃是由純潔和隱私所產生的結果。在沖突中挫敗,在戰場中受傷,人的心立刻就會想到這個地方。順服于這個地點的法則︰聖潔和平安,就可以從外來的一切力量得到保護。這些乃是由「避難所」「聖所」一詞所可聯想到的幾點。

今天,人類生活比過去任何時侯都更緊張。那種壓力和緊張,甚至侵入了一些以前不容侵犯之處。我們說,「哥哥當兵去打仗」小孩在家享平安。可是,今天已經滿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家中也不一定平安。在家裡的小孩,往往也可以感受到那種緊張生活的壓力。今天,人們必須有一個聖所,可以逃避這種壓力,這需要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迫切。我講這樣的話,不止是因為上面所提到的這些理由,更是從目前人類生活的整體來看。

好了,現茌讓我們看看這段經文所宣告的︰「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榮耀寶座,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神的聖所是個寶座,而是說,神的寶座是個避難所。這兩者之間差別可大了。在我個人看來,這節經文乃是舊約中最崇高的啟示之一。如果把神的啟示比作一曲音樂,這點乃是敲響了最深的一個音符。這並不是說,聖所──包括其崇拜程序、儀式、獻祭、祭司、以及神所定的其他事物──使神的寶座發生效用。也不是說,它可以給人能力,以尋得神。這句聲明的意思乃是,神的寶座創造了聖所,而人就可以在那聖所中得到他所冀求的平靜、安寧和保護。這不是因為聖所裡的一些活動或敬拜過程所產生的,而是因著人與神有親近的關系而產生的。神呼召人,就是要在人聖所中有敬拜。這個宣告,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寶座上。

神的寶座──聖經的啟示

神的寶座,包括寶座以及坐在寶座上的神,乃是聖經的啟示。我可以毫不猶豫的、用最肯定的話說︰聖經對人的啟示,最重要的乃是神坐在寶座上。我希望大家在這件事上多想一想。當然,聖經的啟示,也說到了神管理的方法,說到了神以恩典待人的原則。但是,聖經啟示的重點就集中在這一個聲明上。所有的光都要集中到這一節經文所宣告的榮耀真理上︰「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榮耀寶座,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

這個寶座乃是聖經的最高啟示。雖然在聖經歷史中,早期並沒有提到寶座一詞,但是寶座在那時就已存在。關于早期的歷史,我們所看到的有兩種畫像︰第一,乃是人以實際生活,以符合他們與神寶座的關系,結果就有平安。第二,乃是人背叛神的管理,結果就是滅亡。

由于神的選民沒有體認到一個永不改變的事實,就是神坐在寶座上,所以他們要求在以色列人中立一個王。這乃是一件絕對邪惡的事。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就是因為他們厭棄了耶和華,跟著麻煩就來了。

意味深長的是,第一次提到神的寶座,乃是百姓在諸王的王統治之下受苦的時候。那時的王分別是亞哈和約沙法。在先知信息中,常常提到神的寶座和神的管理。到了新約,我們看到耶穌所教導的一切真理中,最高、最重要的一點乃是神的國。再往前翻到使徒行傳,我們就看到,這位人子已經升入了神的寶座上。到了聖經最后的一卷書啟示錄,雖然裡面有許多奧秘的表象,但它啟示的中心乃是神的寶座。而對這寶座最后的解釋乃是︰「寶座之中,有羔羊,仿佛被殺過的。」「一個從太初就設立,在高處的寶座,那就是我們的避難所。」

這一切都很具有啟發性。這寶座是一切權威的中心。管治人的法則,乃是由此發出的。管理是在這裡執行的。在這裡,不單單把法則顯明出來,更是把這法則應用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了寶座就必然有賞罰的原則。寶座仲裁一切,凡是在王管理之下的任何東西,如果有爭議,就讓這寶座作仲裁。

神的寶座是避難的所在

現在讓找們來思想這段經文所宣告的︰神的寶座是避難的所在。這節經文所宣告的、所表達的思想,相當具有革命性。往往我們以為,避難所乃是我們可以逃避神的寶座的一個地方。但這節經文所宣告的恰恰相反,避難所乃是在神的寶座裡。除非人找到了神的寶座、否則他無法找到一個具有隱私、不受外界脅迫的地方。除非人和神的寶座有正確的關系,否則他無法得到保護,不受外來力量的威脅,不受自身所發的問題之干擾。人的安全,乃系于接受神的王權掌管。審判乃是人類所必須有的。神的權柄施行在人的生命上,乃是人所能得到的最終、最后的祝福。

耶利米在受感之下宣告,這個寶座乃設立在高處。我們用「設立」一詞,雖然不全然錯誤,但是這個詞是要用來說明這位先知的意思。可是,往往加上這樣說明性的詞句,就會把經文的原始味道,以及其宏偉的性質磨損了。這位先知所說的,其實乃是︰一個榮耀的寶座,從起初,在高處。在希伯來文中,「高」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安全的意味。我們在詩篇中、在先知的著作中可以讀到同樣的意味。「萬軍之耶和華是我們的避難所。」,照字面直譯,就是「我們的高處」。「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照字面直譯,就是「義人奔入,便被置于高處。」先知以賽亞描述那位即將臨到的王以及 的國度時,他怎么說?「你的眼必見王的榮美,必見遼闊之地。」這就是至終的應許。在這應許的前面,有一段經文作序論到,一個人順服于那王以及那國的情形︰「他必居高處,他的保障是盤石的堅壘,他的糧必不缺乏,他的水永不斷絕。」

回到我們思想的主題來,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所說關于避難所的思想,正可應用到這上面。神的寶座乃是人可以找到純潔的一個地方,因為他被放在一切的邪惡之上;在那個地方,人可以找到隱密處,因為他被高高舉起,超越那動蕩、混亂之上;在那個地方,人可以找到保護,因為他被提升,凌駕他的眾仇敵之上。在高處的寶座是一個聖所、一個避難的地方。讓我們以敬畏的心,把這一切思想總結起來。我仿佛聽到道成肉身的神所說的話︰「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這個宣告,我們切切不可單用十字架來說明,我們應該連同十字架、以及十字架以后的複活、升天、和成全合並在一起來了解。人子被舉起來,乃是為人類創造一個完美的避難所。

「在高處,從太初。」這節經文的韻律優美,再次吸引了我們。這節經文真具有詩的味道。「從太初」這個詞句不但滿有詩的韻味,也充滿了啟示性。

我們一打開聖經,立刻就可以讀到︰「起初」,在箴言裡面,我們也讀到,「在太初創造……。」那時地上王歡敗壞的種子已經撒下了,所羅門王談的是在「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已經存在的智慧。以賽亞在當時的國王已經敗壞之際宣告說,從起初,神就統治。約翰搜集了一些耶穌所講的話、所作的事,以啟示 的本質時,在序言中也說︰「太初有道……道成了肉身。」有一次,我們主也用這個詞來說到 自己, 是為了糾正當時的人,用社會上的習俗來扭曲起初的原意, 把他們的思想,帶回到比摩西律法更早遠的日子,並且說︰「從起初創造的時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約翰在他所寫的書信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他的書信強調的是光、是生命、是愛。他說︰「論到從起初……我們傳給你們。」最后在啟示錄,這本滿有奧秘表象,又富有啟示的書內,他這么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整個宇宙的固定點,那永不改變的事實,就是神的寶座。從這寶座發出的律法,以及執行這律法的崇高旨意,以及那存在于一切沖突中、無限而永不改變的智慧,這一切都是為著人的平安而造的。無論是個人,是國家,惟有我們和這寶座有了正確的關系,才能找到真正的聖所,真正的避難所。

我們目前的生活中,每一方面都充滿了奧秘和迷惘,可是當我們認知,那肉體眼睛所看不到,但憑信心可以領會的這個事實︰

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
你的國權是正直的。

那時,我們的心就可以得到了安慰。更進一步說,當我們順服于那寶座的權威,我們的生命和那寶座建立了正確的關系,我們所得的安慰就更深了,這就是避難所。不是逃避寶座,不是從神面前躲起來,不是找一個不會讓神找得到的地方;而是快跑到寶座前去,順服于那寶座的權威,接受那寶座的審判,接受那寶座的判詞,放棄自己,接受那寶座的管理,那就是聖所,就是避難所。

我們認識多少,順服于這寶座多少,我們就能多少稱呼神為「父」。因為惟有順服于那寶座,我們才能找到天父。「你們要先求 的國和 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親吻王的權杖就可發現父神的心。

「父,我知道我的一生
你已替我分好,
所有必須發生變更,
我不害怕看到;
我求你賜長久忠誠,
存心討你歡笑。

你愛所定我的選擇,
不是我的捆繩;
我在暗中受你領帥,
已識你的見証;
一生充滿舍己的愛,
就是自由歡生。」 《摩根解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