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 第三课

经文: 希伯来书3:1-19

主题: 不信的危险

重点: 认定耶稣

大纲:

五. 基督神性的至高性(1:1-4:13)

5. 关于摩西(3:1-6)

6. 关于人的“挣扎”和神的的“安息”(3:7-4:13)

〔第二个警告〕

介绍

耶稣的道成肉身和救赎工作彰显了他超越人这一事实,接着,作者进入第3章,首先指出耶稣超越摩西,然后劝读者单单仰望耶稣基督,把他作为生活中取悦神的唯一的方法。

观察和注释:

关于摩西(3:1-6)

摩西是犹太人最尊敬的人,因为人带领犹太人从在埃及的捆锁中出来,而且神“面对面”(出33:11)地同他谈话,并通过他神赐给人类第一部约法(“摩西律法”)(见约1:17;5:45-47;7:19-23;9:28-30)。所以,对希伯来书的作者来说,把基督置于摩西之上是意义重大的。

1. 在与摩西作比较之前,3:1节先谈到基督的身份。注意这里是怎样提到信徒的:

“圣洁的弟兄”

“同蒙天召”

这里强调了神家中成员的特权,这里的教导是:

“思想…耶稣”

即:把你的焦点放在耶稣上,而且只放在他身上,并停留在他身上,因为他是“使者,为大祭司”(3:1)。

2. 在上述的清晰的陈述之后,就开始了耶稣和摩西的比较。注意这个比较与“房屋”有关。尽管做了这样的类比(3:3-4),这里的意思不是一个建筑物,而是把神的子民比作神的家(见彼前2:5)。

3:3-6节的比较可作如下的概括:

基督

摩西

·     神所设立的

神所设立的

·     忠心的

忠心的

·     房屋的建造者得更多的荣耀

只是神家中的一员

·     神家中的儿子

家中为仆人

·     预见的事实

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耶稣)

显而易见,在神的儿子和仆人之间是无法真正地作分析比较的!注意这里并不是贬低或责备摩西。与基督相比,所有的人,甚至摩西都是苍白无意义的。第6节的下半部分是劝勉信徒将我们救恩明证的基督持守到底。这样自然而然地转入第二个警告(3:7-4:13)。

关于神的“安息”(3:7-19)

3. 现在就开始一个重要的部分(3:7-4:13),就是进入“神的安息”的概念。下一课在4:1-13节中会着重谈论没有进入神的安息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这里的主题是以引用诗篇95:7-11节开始,注意在3:7节,圣灵被描述成说话的强调启示的,因而圣经无谬误(见提后3:15-17)。

我们也不要忽略因罪而硬心的以色列人拒绝进入应许之地的例子(见林前10:11-12;罗15:4)。

4. 为了本课的学习,让我们先来定义“安息”:当我们行在神的旨意中,我们止息所有个人的肉体里的挣扎,因此得享神的同在、权柄、保障和供应的祝福,藉此达到信靠神与神同在的境界。这就是“安息”。有时,“安息”有其具体的方面(就像以色列进入应许之地的“安息”和将来的千禧年国度)。但是,“安息”最主要是指一种属灵的境界或条件。有时它的一些副产品被具体地体现出来。“安息”是耶稣为所有信徒的今世和永生提供的,我们都会在永生中享受神的“安息”,但我们中有多少人现在就经历到神的“安息”?!“安息”是为所有信徒预备而且可以随意支取,但因为罪的缘故,没有几个人能够完全地享有它。

5. 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一部分重点谈到以色列人的例子,他们在旷野中游荡,没有进入神的“安息”,劝勉所有的信徒不要重蹈覆辙。

例子(3:7-11)

6. 首先谈到以色列人因罪刚硬的心,他们因为十个报凶信的探子的报告(见民13-14章;诗95篇),就拒绝遵从神的旨意去占领应许之地,他们说他们认识神,但在行动上显出他们并不真正认识神或信靠神。

劝勉(3:12-15)

7. 给众人的警告是不要因为“不信的恶心”(3:12)离弃永生神。从上下文来看,这是针对犹太信徒说的,他们有离弃在基督里信心的道路而进入犹太教律法主义和礼仪主义的危险。

由于“罪的迷惑”(3:13),人心对神的道理刚硬起来。有两种方法可以阻止这种情形发生:

每天从其他信徒那里得到鼓励(3:13)

持守基督,忍耐到底(3:14-15)

失败的真正原因(3:16-19)

8. 罪使以色列没有进入神的安息,由此错过神的祝福,尤其是见证不信的人之背逆,即缺乏信心!

作者不仅高举了基督神性的至高,也指出跟从任何人或任何事的灾难。

指导研经题

希伯来书3:1-19

1. 为什么作者提醒读者“认定耶稣”是必要的?

2. 如果耶稣已经显明超越天使之上,为什么作者还要费笔墨比较摩西和耶稣?

3. 在哪一点上,摩西和耶稣之间的比较显出他们的不同?

4. 为什么作者在第7节插入另外缘故严厉的警告?

5.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遭遇与今天的基督徒有何相似之处?

6. 在阻止其他信徒心里刚硬这件事上,缘故信徒负有怎样的责任?

7. 神的“安息”是什么?为什么以色列人没有得到?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