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與被擄

 

 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耶四八﹕11)

摩押的境界在死海東邊,位於肥沃的高原。他們雖然在紅海到敘利亞的南北“王道”旁邊,卻因臣服於以色列國,免於爭擾,相對的平靖無事;除非他們想尋釁生事,或因作強國的臣屬,受其嗾使攻擊以色列,一般常能置身疆域爭奪之外。

在不息的顛簸中生活,常經憂患的人,怎能不羡慕這樣的環境,擾攘的戰亂不會來訪問,仿佛是世外桃源:

  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裡,也未曾被擄去。因此,她的原味尚存,香氣未變。(耶四八﹕11)

摩押是少受戰亂的國家,元氣未大傷損,把所有的資源,用於民生的發展,不難有長足的進步。因此,他們過的是安居的生活,難免趨向懶惰。但神的審判終將來到。一般人釀酒,存久愈加香醇。到取用的時候,倒酒的人,常是輕輕的倒取澄清在上面的酒,避免振盪底下的沉澱。先知預言他們所將要遭受的苦難,遠更強烈猛厲:敵人要來,在擄掠之後,還要“倒空她的器皿,打碎她的罈子”(耶四八﹕12),使人民被擄掠,財物流失之後,國家也完全傾覆破碎,不再有復興的希望。

摩押與以色列的關係,本來該是親密的。摩押的先祖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大衛的祖母是摩押女子路得;而且文字上也很接近。但在異族的影響下,摩押對以色列並不友好。他曾在巴比倫指使下,參與征伐猶大(王下二四:2),並且為了以前曾臣服於以色列,到耶路撒冷遭難時,幸災樂禍,對它嗤笑搖頭,而自己得意,極其驕傲。(耶四八:26-29)

但神要懲罰摩押。在公元582年,神使“追討之年臨到摩押”(耶四八:44)。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兵臨到摩押,攻取保障堅城,施行徹底的毀壞。

詩人向神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詩一一九:71)未經過苦難,會自高自傲,神的審判超過他的眼界。他也從未自己審判,以致一切的舊人舊性,罪惡敗壞,都是沉澱在心底的渣滓,沒有煉凈,未經對付過。到了神的時候,要把他打碎,現出他的本相。

我們要時常省察自己,求聖靈光照,看有甚麼當除去的惡行渣滓,成為使神和人喜悅的酒。